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四之三)大昭寺
讓我們再看一眼。
下個目標(biāo),我們將步行去看大昭寺。
大昭寺西門不遠,一小廣場,牦牛是主題。
大路邊,虔誠的信徒,面對大昭寺,行著最尊貴的禮。
大昭寺門口留個影。
國外游客。
因為已超過買票時間,也是為了省點錢,沒有購買門票。
在寺外看看。
大昭寺,又名"祖拉康"、"覺康"(藏語意為佛殿),位于拉薩老城區(qū)中心,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,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,拉薩之所以有"圣地"之譽, 與這座佛像有關(guān)。寺廟最初稱"惹薩",后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,并演化成當(dāng)下的"拉薩"。大昭寺建成后,經(jīng)過元、明、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,才形成了現(xiàn)今的規(guī)模。
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,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。大昭寺是西藏現(xiàn)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,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(jié)構(gòu)建筑,并且開創(chuàng)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(guī)式。
環(huán)大昭寺內(nèi)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"囊廓",環(huán)大昭寺外墻一圈稱為"八廓",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"八廓街"即八角街。以大昭寺為中心,將布達拉宮、藥王山、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"林廓"。這從內(nèi)到外的三個環(huán)型,便是藏民們行轉(zhuǎn)經(jīng)儀式的路線。
大昭寺融合了藏、唐、尼泊爾、印度的建筑風(fēng)格,成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。
寺前終日香火繚繞,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。萬盞酥油燈長明,留下了歲月和朝圣者的痕跡。
公元1409年,黃教開山鼻祖宗喀巴在大昭寺創(chuàng)立傳昭大法會,并將之確立為藏傳佛教界最大的法事活動,從此黃教聲名鵲起.法會期間各大寺廟的僧人云集此院,觀看被寺廟推選出的杰出僧人進行激烈的答辯。院落東側(cè)有數(shù)排酥油燈,白天也總是長明不滅。由這里各個家庭的人負責(zé)加酥油。
在拉薩,藏族人也喜歡將以大昭寺為主的八角街一帶稱為"拉薩",藏文意思是佛地,你還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門口磕長頭,場面感人,可見大昭寺在拉薩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,還有更多的人每天圍繞著大昭寺轉(zhuǎn)經(jīng),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擺開架勢,向過路的人唱經(jīng)化緣。
大昭寺建造時曾以山羊馱土,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為"羊土神變寺"。
1409年,格魯教派創(chuàng)始人宗喀巴大師為歌頌釋迦牟尼的功德,召集藏傳佛教各派僧眾,在寺院舉行了傳昭大法會,后寺院改名為大昭寺。也有觀點認為早在9世紀時已改稱大昭寺。清朝時,大昭寺曾被稱為"伊克昭廟"。
普及點藏族服飾知識。
看看藏族婦女的服裝。
幫典即圍裙,是藏族特有的裝束,是已婚婦女必備的裝飾品,幫典顏色,或艷麗強烈,或素雅嫻靜。
藏帽式樣繁多,質(zhì)地不一。有金花帽、氆氌帽等一二十種.藏靴是藏族服飾的重要特征之一,常見的有“松巴拉木”花靴,靴底是棉線皮革做的。
頭飾佩飾在藏裝中占有重要位置,佩飾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,飾品多與古代生息生產(chǎn)有關(guān).講究的還鑲以金銀珠寶、頭飾的質(zhì)地有銅、銀、金質(zhì)雕鏤器物和玉、珊瑚、珍珠等珍寶。
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裝款式,種類很多,從衣服質(zhì)地上可分錦緞、皮面、氆氌、素布等、藏袍花紋裝飾很講究,過去僧官不同品級,嚴格區(qū)分紋飾。
藏袍較長,一般都比身高還長,穿時要把下部上提,下擺離腳面有三、四十公分高、扎上腰帶。
藏袍可分牧區(qū)皮袍、色袖袍、農(nóng)區(qū)為氆氌袍,式樣可分長袖皮袍,工布寬肩無袖、無袖女長袍和加珞花領(lǐng)氆氌袍,男女穿的襯衫有大襟和對襟兩種,男襯衫高領(lǐng)女式多翻領(lǐng),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長40公分左右。跳舞時放下袖子,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,非常優(yōu)美。
藏族人民有一個"先有大昭寺,后有拉薩城"的說法,大昭寺在拉薩市具有中心地位,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,也是社會生活層面的。
傳說一:傳說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,松贊干布曾在此湖邊向尺尊公主許諾,隨戒指所落之處修建佛殿,孰料戒指恰好落人湖內(nèi),湖面頓時遍布光網(wǎng),光網(wǎng)之中顯現(xiàn)出一座九級白塔。于是,一場以千只白山羊馱土建寺的浩蕩工程開始了。
傳說二:兩位公主各自帶來了一尊珍貴的釋迦牟尼的佛像。作為最貴重的陪嫁,尼泊爾公主帶來的是釋迦牟尼八歲時的等身像;文成公主從內(nèi)地的長安請來的是另一尊十二歲的釋迦牟尼等身佛像。藏民公認這兩尊佛像是最早進入雪域高原的佛像,然后為了供養(yǎng)這么神圣的佛像,松贊干布就開始修建西藏佛教歷史上最早的佛教建筑物。便是大昭寺和小昭寺了。
傳說三:相傳建大昭寺時,幾次均遭水淹。文成公主解釋說,整個青藏高原是個仰臥的羅剎女。這個魔女呈人形,頭朝東,腿朝西仰臥臂,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來正好是羅剎女的心臟,湖水乃其血液。所以文成公主說大昭寺必須填湖建寺,首先把魔女的心臟給鎮(zhèn)住。然后文成公主還同時推薦了另外十二個小寺院在邊遠地區(qū),鎮(zhèn)住魔女的四肢和各個關(guān)節(jié),共建了十三座寺院。
按照文成公主所選的位置,建寺首先要填湖。當(dāng)時主要的運輸工具是依靠山羊背著裝著沙和土的袋子。就這樣把這個湖泊給填平了,給大昭寺奠定了基礎(chǔ)。其實拉薩這兩個字就是從大昭寺演變而來的。最早拉薩不叫LASA,古文書上都是RASA(即"惹薩"),RA是山羊,SA是土地,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。后來因為修建了這樣神圣納佛殿,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,有佛經(jīng)、佛塔,還有四面八方的信徒來這里朝圣,大家都認為這個地方是佛地,所以又改稱拉薩--LA在藏語里是佛的意思,SA是地。
在這里見得最多的是等身長頭。
等身長頭是西藏佛教的一種拜佛儀式,以三步一扣的形式表達對佛祖的無上崇敬。在西藏隨處可見這樣的一道風(fēng)景,許多人從家鄉(xiāng)出發(fā),向著佛教圣地拉薩朝拜,請求佛祖實現(xiàn)自己的愿望。
在西藏,不論是在通衢大道還是在山間小道上,我們偶爾會看到一些向著圣地拉薩叩等身長頭的身影,這些身影,在全國,乃至在全世界,也絕對稱得上是一道獨有的風(fēng)景。叩等身長頭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(qū)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。一般這些教徒或信徒們會在手、膝蓋上佩著護具,前身掛一毛皮衣物,不懼千辛萬苦,從家鄉(xiāng)出發(fā),三步一叩地向圣地拉薩進發(fā)。
等身長頭是有一定的講究的,首先取立正姿勢,口中念念有詞,多為誦"唵嘛呢叭咪哄"這"六字真言",相當(dāng)于漢族佛教徒常誦的"南無阿彌陀佛"這類的誦語,一邊雙手合十,高舉過頭,然后行一步;雙手繼續(xù)合十,移至面前,再行一步;雙手合十移至胸前,邁第三步時,雙手從胸前移開,與地面平行前伸,掌心朝下俯地,膝蓋先著地,然后全身匍匐著地,額頭輕叩地面。這樣,三步一叩的等身長頭的一個周期才算結(jié)束,然后再站起,以此往復(fù),步步趨往心中的圣地拉薩。
據(jù)說,叩等身長頭的每一動作都是有其含意的。雙手合十,象征領(lǐng)受了佛的旨意和教誨;雙手合十舉過頭頂和移至面前、移至胸前,表示心、口、意與佛和合為一。叩拜時,心發(fā)所愿,口訴祈求,這樣才能實現(xiàn)心中的愿望。
叩等身長頭與現(xiàn)在向往圣地拉薩的旅游者可不是一回事,為了表示對佛的極端虔誠,這些人一路上不得參加任何娛樂活動,有些更嚴厲些的,甚至一行人在路上不準(zhǔn)互相講話,如果非講不可了,要先默誦經(jīng)文以求贖罪后,才能開口。而且在叩拜的路上,絕對不允許有一絲的取巧的。據(jù)說,有一群叩拜者從青海到拉薩,在翻越一處雪山時,因雪深過膝蓋,無法叩拜,他們就拿繩子丈量過去,在拉薩每人補叩了同等長度的等身長頭。遇到河流等無法叩拜的地方,都要在拉薩補叩同等長度的距離,以示虔誠。
"轉(zhuǎn)山“是一種盛行于西藏等地區(qū)的莊嚴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動儀式,在西藏許多地方都有轉(zhuǎn)山的習(xí)俗。轉(zhuǎn)山的習(xí)俗源自雍仲本教,也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。
特別是每當(dāng)藏歷馬年的時候,轉(zhuǎn)山就是個盛會,參加的人數(shù)相當(dāng)?shù)凝嫶?。因為藏歷馬年轉(zhuǎn)山一圈,相當(dāng)于其他年份的十三圈。所以一般信徒是不會錯過這個轉(zhuǎn)山機會。
雍仲本教徒轉(zhuǎn)山方向是沿逆時針方向轉(zhuǎn)。雍仲本教是西藏古代盛行的一種原始佛教,最初流行于阿里一帶,雍仲本教的興起,已經(jīng)融入了大量來自象雄西部古代波斯文化的內(nèi)容,其教義更為嚴密,體系更為完整,儀軌禮制更加趨于制度化。雍仲本教的出現(xiàn),給象雄文化帶來了許多新的內(nèi)容。雍仲本教從象雄擴散并占領(lǐng)了整個藏區(qū)的宗教統(tǒng)治地位。
轉(zhuǎn)山,山原指的是神山,佛經(jīng)上說居于世界最高的山,即須彌山。須彌山在佛教中被稱為世界的中心,據(jù)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道場,在印度教中它又是濕婆大神的殿堂,人們多以為它只不過是一處虛幻的所在,一座概念的山,殊不知,它竟是一座現(xiàn)實的山?!洞蟛亟?jīng)·俱舍論》記載:從印度往北走過九座山,有座"大雪山",這就是綿延千里的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崗仁布欽。崗仁布欽,藏語意為"雪山之寶"。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尚在人間時,守護十方之神、諸菩薩、天神、人、阿修羅( 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)和天界樂師等都云集在神山周圍,時值馬年,因此,馬年便成為崗仁布欽的本命年。
據(jù)說朝圣者來此轉(zhuǎn)山一圈,可洗盡一生罪孽;轉(zhuǎn)山十圈可在五百輪回中免下地獄之苦;轉(zhuǎn)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;而在釋迦牟尼誕生的馬年轉(zhuǎn)山一圈,則可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,相當(dāng)于常年的十三圈。
轉(zhuǎn)山人需在57公里長,海拔4800米至5723米處的轉(zhuǎn)山路上行走或叩頭,快者日夜兼程當(dāng)天可轉(zhuǎn)完,而一般人則2到3天時間轉(zhuǎn)一圈。神山周圍有扎布熱寺、確古寺、哲熱寺和祖珠寺4個小寺,寺雖小,但每個寺廟都有許多的故事和傳說,轉(zhuǎn)山一定要拜這些小寺,這是轉(zhuǎn)山的一部分。
信徒們之所以如此虔誠,是因為他們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輪回之苦。只有兩個辦法可以免除,其一修成活佛,這很困難。另外的辦法就是轉(zhuǎn)山,他們相信繞神山轉(zhuǎn)可以洗清一生罪孽,可以在輪回中免遭墮入無間地獄,甚至脫離六道輪回來世成佛。
如果在轉(zhuǎn)山中死去,被認為是一種造化,因此轉(zhuǎn)山朝圣者總是年年不斷。
寺院周圍,很多店鋪。看著絡(luò)繹不斷的轉(zhuǎn)山人,在一家店里,老于、老張各給自家小子買了一個牛頭,400多;老周、老聶、老謝零星的買了一些手鐲、原石、天珠、藏香。
很幸運,老謝無意把身份證掉在了店門口,當(dāng)一對小戀人似的年輕人把身份證直接送達他手里的時候,我們都呆住了:
My God!Why?
要知道,在西藏沒有身份證,寸步難行!
謝謝小伙子!謝謝大昭寺!
這里,也來了一場說下就下的雪雨。雪團像毛絨絨的膠狀物,大片大片地落在地上,很快就化了。轉(zhuǎn)山的人們毫無反應(yīng),依然若無其事地走著自己的路。
那一刻,我們連心跳都靜止了。
回賓館的路上從小昭寺門口經(jīng)過,沒有停留,留點未知的記憶吧。
林廓北路。
晚上在哪里吃的飯,忘記了。
用了點當(dāng)?shù)仄【啤?
飯后,水源碰巧遇到一位菏澤老鄉(xiāng)在賓館附近開的特產(chǎn)店,一起集體采購。
店主小夫婦很熱情,一個是菏澤的,一個是開封的,交流沒有障礙,親近了很多。
店主還留下了微信號,大家如需要購買西藏特產(chǎn),可以聯(lián)系我們,一定告知。不是做廣告,價錢很合適。
已經(jīng)深夜,打點行裝,明天繼續(xù)北上。
- 拉薩自由行三日旅游攻略
- 全年推薦!按月份去旅游
- 使命行動2010(上)~青藏線行記
-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四之三)大昭寺
- 1 參加慈溪市山東(菏澤)商會成立慶典 78P
- 2 蘇州博物館 76P
- 3 走訪泰安市菏澤商會 68P
- 4 【日照學(xué)黨建之八】莒縣沭河濕地公園 52P
- 5 【日照學(xué)黨建之七】莒縣博物館 96P
- 6 【日照學(xué)黨建之六】凱達物流,瀚森園林,莒國古城展廳 54P
- 7 【日照學(xué)黨建之五】莒縣龍山鎮(zhèn)嗡嗡樂園,城陽街道岳家村公心文化 45P
- 8 【日照學(xué)黨建之四】陳疃鎮(zhèn)黨性教育基地,1971研學(xué)實踐教育基地 59P
- 9 【日照學(xué)黨建之三】不老山生態(tài)文化村,鳳凰錯藝術(shù)鄉(xiāng)村 50P
- 10 【日照學(xué)黨建之二】東港供銷社黨委,江豪國際家居館 34P
- 11 【日照學(xué)黨建之一】石臼街道銀海社區(qū),國際財富中心 51P
- 12 【走馬觀花】滕州荊河公園、龍泉廣場 57P
- 13 【走馬觀花】驩城更名廣場、薛城奚仲廣場 41P
- 14 【走馬觀花】中捷產(chǎn)業(yè)園、愛旅房車公司、滄州鐵獅子 58P
- 15 【走馬觀花】安徽碭山看梨花 36P
- 16 【走馬觀花】毛遂墓、薛國故城、孟嘗君陵園 46P
- 17 【走馬觀花】水泊梁山走一走 99P
- 18 【走馬觀花】徐州珠山“好人園” 50P
- 19 【武漢訪友之十】大別山——西九華山掠影 67P
- 20 【武漢訪友之九】西九華山——留夢河谷 49P
- 21 【武漢訪友之八】湖北麻城烈士陵園 64P
- 22 【武漢訪友之七】中國地質(zhì)大學(xué)里面轉(zhuǎn)一轉(zhuǎn) 76P
- 23 【武漢訪友之六】逸夫博物館看地球滄海桑田 89P
- 24 【武漢訪友之五】逸夫博物館看生命起源與進化 97P
- 25.【武漢訪友之四】中國地大特色礦物精品展 91P
- 26 【武漢訪友之三】黃鶴樓 87P
- 27 【武漢訪友之二】隨州博物館 77P
- 28.【武漢訪友之一】隨州曾侯乙墓 55P
- 29.我要去內(nèi)蒙之十:天下第一關(guān)——山海關(guān) 43P
- 30 我要去內(nèi)蒙之九: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71P
- 31.我要去內(nèi)蒙之八:沈陽故宮博物院(2) 73P
- 32.我要去內(nèi)蒙之七:沈陽故宮博物院(1) 76P
- 33 我要去內(nèi)蒙之六:劉老根大舞臺 43P
- 34 我要去內(nèi)蒙之五:塔敏查干沙漠 50P
- 35.我要去內(nèi)蒙之四:通遼大青溝景區(qū) 51P
- 36 我要去內(nèi)蒙之三:阿魯科爾沁旗吃午飯 40P
- 37 我要去內(nèi)蒙之二:七鍋山地質(zhì)公園 90P
- 38 我要去內(nèi)蒙之一:過赤峰市巴林右旗 58P
- 39.宿遷項王故里一游 82P
- 40 參觀江蘇洋河酒業(yè)集團 79P
- 41.游覽洪澤湖濕地公園 73P
- 42 到雙溝酒廠參觀學(xué)習(xí) 79P
- 43.【曲阜一日游】游孟府 82P
- 44.【曲阜一日游】游孟廟 98P
- 45 【太行山二日游】紅豆峽 99P
- 46 【太行山二日游】八泉峽 99P
- 47 【亳州一日游】中藥材市場、青瓷潭酒廠 33P
- 48 【亳州一日游】曹操地下運兵道 50P
- 49 【亳州一日游】華祖庵(華佗紀念館) 45P
- 50 【亳州一日游】廟會廣場(老錢莊) 21P
- 51 【亳州一日游】花戲樓(大關(guān)帝廟) 64P
- 52 【菏澤漫游】菏澤帝堯陵 32P
- 53 【菏澤漫游】趙王河公園 29P
- 54 【菏澤漫游】鄆城水滸好漢城 80P
- 55 【菏澤漫游】鄆城唐塔 11P
- 56 【菏澤漫游】鄆城黨校的五天幸福生活 87P
- 57 【菏澤漫游】巨野去看農(nóng)民畫(昌邑故城、付氏民居) 76P
- 58 【菏澤漫游】巨野博物館 95P
- 59 【菏澤漫游】巨野花冠酒業(yè) 60P
- 60 【菏澤漫游】巨野金山公園 67P
- 61 【菏澤漫游】單縣呂后廟 27P
- 62 【菏澤漫游】湖西“小延安”——張寨 45P
- 63 【菏澤漫游】單縣湖西革命歷史紀念館 36P
- 64 【菏澤漫游】單縣牌坊廣場 63P
- 65 【菏澤漫游】單縣浮龍湖 90P
- 66 【菏澤漫游】定陶成海看墻繪 51P
- 67 【菏澤漫游】定陶仿山堌堆 17P
- 68 【菏澤漫游】定陶七股栢林 14P
- 69 【菏澤漫游】定陶法源寺 32P
- 70 【菏澤漫游】定陶黃店看玫瑰 60P
- 71 【菏澤看牡丹】中國牡丹園 68P
- 72 【菏澤看牡丹】曹州牡丹園 57P
- 73 【菏澤看牡丹】曹州百花園 67P
- 74 【冠縣一游】 武訓(xùn)先生紀念館 48P
- 75 【冠縣一游】 中華第一梨園 52P
- 76 【徐州一日游】 賈汪區(qū)馬莊 33P
- 77 【徐州一日游】 潘安水鎮(zhèn) 63P
- 78 【徐州一日游】 墨上集民俗文化園 83P
- 79 【徐州一日游】 豐縣漢皇祖陵 34P
- 80 【南京二日游】之四 古秦淮 68P
- 81.【南京二日游】之三 梅花山 89P
- 82.【南京二日游】之二 明孝陵 50P
- 83.【南京二日游】之一 玄武湖 78P
- 84 中達海南之旅(十二)海南島返程 46P
- 85 中達海南之旅(十一)興隆熱帶植物園 63P
- 86 中達海南之旅(十)興隆咖啡文化博覽園 55P
- 87 中達海南之旅(九)萬寧首創(chuàng)奧特萊斯 42P
- 88 中達海南之旅(八)興隆銀湖酒店 63P
- 89 中達海南之旅(七)天涯海角、圣旨博物館 91P
- 90 中達海南之旅(六)鰲山壽谷 52P
- 91 中達海南之旅(五)南山文化旅游區(qū) 93P
- 92 中達海南之旅(四)日月灣、興隆華僑橡膠博物館 55P
- 93 中達海南之旅(三)分界洲島 90P
- 94 中達海南之旅(二)博鰲亞洲論壇、玉帶灘 71P
- 95 中達海南之旅(一)鄭州飛???62P
- 96 大東北自駕游之卅一:我不想說再見 84P
- 97 大東北自駕游之三十:世博園四 87P
- 98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九:世博園三 66P
- 99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八:世博園二 82P
- 100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七:世博園一 84P
- 101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六:夜驅(qū)奈曼旗尋找沙漠 79P
- 102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五: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75P
- 103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四:行走在美麗的長白山脈 79P
- 104.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三:過鏡泊湖進入吉林省 76P
- 105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二:興凱湖訪友到農(nóng)家 74P
- 106.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一:虎頭要塞 76P
- 107.大東北自駕游之二十:中國東極黑瞎子島 79P
- 108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九:三江平原看北大荒 79P
- 109.大東北自駕游之十八:沿小興安嶺去伊春 83P
- 110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七:五大連池看火山 76P
- 111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六:神秘大興安嶺 84P
- 112.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五:神州北極后看白樺林 83P
- 113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四:漠河北極村 86P
- 114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三:中國冷極根河 78P
- 115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二:額爾古納到根河 72P
- 116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一:再進大興安嶺 61P
- 117.大東北自駕游之十:美麗的海拉爾河谷 76P
- 118 大東北自駕游之九:滿洲里看國門 71P
- 119 大東北自駕游之八:紅色滿洲里 76P
- 120 大東北自駕游之七:過諾門罕戰(zhàn)役遺址 77P
- 121 大東北自駕游之六:阿爾山中蒙口岸 71P
- 122 大東北自駕游之五:過烏蘭毛都草原 72P
- 123 大東北自駕游之四:桃木和蘇木草地打個滾 73P
- 124 大東北自駕游之三:錫林郭勒大草原 62P
- 125 大東北自駕游之二:過錫林浩特市 70P
- 126 大東北自駕游之一:北出張家口 70P
- 127 西藏自駕五人行(二十一)平遙古城、太行山 83P
- 128 西藏自駕五人行(二十)沙坡頭、再見黃河 69P
- 129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九之二)張掖丹霞地貌 85P
- 130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九之一)河西走廊、嘉峪關(guān) 67P
- 131.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八之三)敦煌莫高窟、玉門 81P
- 132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八之二)大草灘、阿克塞 55P
- 133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八之一)柴達木盆地、當(dāng)金山 62P
- 134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七之二)昆侖河谷、無極龍鳳宮 63P
- 135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七之一)昆侖山 62P
- 136.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六之二)可可西里 74P
- 137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六之一)唐古拉山口 69P
- 138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五之四)念青唐古拉山、那曲 72P
- 139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五之三)納木錯 59P
- 140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五之二)那根拉山口 47P
- 141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五之一)天路,羊八井 51P
- 142.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四之三)大昭寺 60P
- 143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四之二)布達拉宮 73P
- 144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四之一)藏文化游覽 72P
- 145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三之三)布達拉宮夜景 52P
- 146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三之二)拉薩河、墨竹工卡 51P
- 147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三之一)林拉公路、米拉山口 56P
- 148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二之四)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68P
- 149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二之三)過林芝回游雅魯藏布江 63P
- 150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二之二)色季拉山 61P
- 151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二之一)魯朗林海 68P
- 152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一之五)波密縣、通麥天險 68P
- 153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一之四)松宗鎮(zhèn)看盔甲山 66P
- 154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一之三)帕龍江看冰川 58P
- 155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一之二)然烏湖 55P
- 156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一之一)安久拉山 56P
- 157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之六)怒江大峽谷 60P
- 158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之五)怒江七十二拐 54P
- 159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之四)業(yè)拉山 59P
- 160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之三)東達山 65P
- 161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之二)瀾滄江 59P
- 162 西藏自駕五人行(十之一)拉烏山 65P
- 163 西藏自駕五人行(九之四)靈芝河、芒康縣 58P
- 164 西藏自駕五人行(九之三)巴塘縣、金沙江 52P
- 165 西藏自駕五人行(九之二)挖蟲草、海子山 52P
- 166 西藏自駕五人行(九之一)理塘感受高反 52P
- 167 西藏自駕五人行(八之三)茶馬古道、卡子拉山口 68P
- 168 西藏自駕五人行(八之二)木雅圣地、新都橋 57P
- 169 西藏自駕五人行(八之一)再上折多山 67P
- 170 西藏自駕五人行(七)跑馬山 70P
- 171 西藏自駕五人行(六)康定縣 29P
- 172 西藏自駕五人行(五之三)受困折多山 48P
- 173 西藏自駕五人行(五之二)大渡河、瀘定橋 39P
- 174 西藏自駕五人行(五之一)過二郎山 45P
- 175 西藏自駕五人行(四之二)汶川地震遺址 48P
- 176 西藏自駕五人行(四之一)都江堰 68P
- 177 西藏自駕五人行(三)重慶朝天門、渣滓洞 52P
- 178.西藏自駕五人行(二)三峽大壩 61P
- 179 西藏自駕五人行(一)過襄陽至宜昌 25P